服务项目 |
人脸识别系统 |
面向地区 |
全国 |
2006年,美国已经要求和它有出入免签证协议的国家在10月26日之前使用结合了人脸识别的电子护照系统,到 2006年底已经有50多个国家实现了这样的系统。2012年4月,铁路部门宣布车站安检区域将安装用于身份识别的高科技安检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可以对人脸明暗侦测,自动调整动态曝光补偿, 人脸追踪侦测,自动调整影像放大。
系统可以将登记入库的人像数据进行建模提取人脸的特征,并将其生成人脸模板(人脸特征文件)保存到数据库中。在进行人脸搜索时(搜索式),将的人像进行建模,再将其与数据库中的所有人的模板相比对识别,终将根据所比对的相似值列出相似的人员列表。
与此前的指纹识别系统相比,人脸识别系统有很多的改进。指纹技术的使用寿命不如人脸识别系统,使用成本也人脸识别系统。由于沾水、沾汗、沾灰,还有传感器只能在室内使用等原因,指纹识别系统在露天户外使用的可能性很小。而用于人脸识别的摄像机一天24小时都可工作,它不侵犯人权,第二它是很安全的,无论室内还是户外均可使用。
人脸的外形很不稳定,人可以通过脸部的变化产生很多表情,而在不同观察角度,人脸的视觉图像也相差很大,另外,人脸识别还受光照条件(例如白天和夜晚,室内和室外等)、人脸的很多遮盖物(例如口罩、墨镜、头发、胡须等)、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既是“数字城市”的核心系统,也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初批由北京、杭州、苏州、济南等四个城市开始做试点,到第二批包括中西部地区15城市在内的数十个示范城市加入,据统计,到2008年,示范城市总量已达到180多个。“数字城市”的建设直接推动了视频监控的迅速发展,随着示范城市新增报警监控设施规模不断扩大,其当前需求增量已超过了多年的总和。
数字城市项目是一个综合性的超大型管理系统,不仅需要满足治安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应急指挥等需求,而且还要兼顾灾难事故预警、安全生产监控等多方面对图像监控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报警、门禁等配套系统的集成以及与广播系统的联动,而在监控系统中,摄像机的覆盖面主要包括:主要街道、主要办公场所、展览场所、网吧、酒店、娱乐场所、公园、火车站、汽车站乃至长途及所有公交车辆。城市监控网络建成后,再将原有的银行、海关、乃至各小区的自由监控网络纳进来,此时,监控网络将成为由数十万甚至百万的摄像机组成的大型监控与报警系统。
最近来访记录